佛山在线

学习笔记|全面认识把握“第二个结合”的伟大意义

两年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命题。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理论阐释,充分表明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才能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华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指引,是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行动指南。

“第二个结合”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华文明提供方法论指导。在长期历史过程形成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禀赋,是维系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更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文化根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我们能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认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事实上,中国在近代脱离时代潮流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华文化的落后,而是社会制度的落后。正是因为我们拥有延续不断的中华文明及其蕴含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才使得我们避免了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因此,我们必须运用历史思维,在贯通古今的历史视野中去考察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去揭示其发展的趋势与规律;运用辩证思维,正确看待分析中华文明的精华和糟粕,进而实现文明的传承与延续。

“第二个结合”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根本遵循。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造就了中华儿女革故鼎新的精神特质。这使得我们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挑战。因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我们充分发扬创新的精神禀赋,使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只有把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有机地衔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模式中,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不是武断地割裂中华文明的延续性,而是要通过创新拓宽中华传统文明的形式和内容来解决其如何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的问题,这也是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根本原因所在。系统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包容性而迸发蓬勃的生命力。

“第二个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绝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和西方资本主义截然不同的现代化模式,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禁锢。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国式现代化是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基础上的必然选择,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理想转变为现实图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中华文明实现了现代转型,而中华文明在转型的过程中,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文化底蕴和历史厚度。正是这种“双向奔赴”,使得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了现代化模式的典范,造就全球现代化道路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将马克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文化自信达到了新的高度。在“第二个结合”的指引下,我们必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丨黄祥刚,作者单位:佛山市委党校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