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编程、硬笔书法、篮球基础班……好多课都想选。”“还有两分钟,我们先把小记者这门课抢了吧。”2023年新学期进入第三周,佛山各中小学的课后服务也陆续“上线”。一些热门的课程更是出现了报名火爆的情况。家长们各显神通,有的调好“抢课”闹钟,有的则将选课偏好都排列好,希望帮孩子选到钟意的课程。
南海灯湖六小的课后篮球素质课程。/学校供图
这是佛山积极推行“双减”关于课后服务政策的生动体现。学校落实课后服务已进入第三个年头。经过三年探索,佛山各中小学结合实际情况,形成了“基础托管+素质托管”模式,并随着家校社多方协作,关于课后服务的各项管理渐趋秩序化、规范化、专业化,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素质课程报名火爆
信息化助力选课秩序化
下午5时,南海灯湖第三小学运动场上,专业足球教练带着专训队的学生正在进行足球运球训练。另一边的计算机室里,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拼乐高机器人。在灯湖三小,新学期的课后服务工作将于下周开始报名。在下午4时到6时这个时间段,学校将课后服务分为两个批次,每批次一小时,供学生和家长选择。其中,第二时段(17:00-18:00)同时开设了基础托管和素质托管,基础托管由全校教师轮流看管,以辅导作业、阅读为主。
南海灯湖三小的学生专注于科技模型的拼搭,通过科学类素质拓展课程锻炼专注力。/学校供图
“今年学校除计划开设36个校内专训队项目,还引入21个第三方机构课程项目,约65个班次,进行小班化教学。”灯湖三小副校长林莉莉表示,在素质托管方面,为了确保新学期课后服务工作稳步进行,目前学校已完成了课程摸底和预报名,有参加课后拓展课程意愿的学生约有1600名,占全校学生半数以上。
灯湖三小六年级学生梁潆之已经连续三年参加学校的基础托管和语言艺术课程。“课堂上我学习了朗诵、主持、小品、舞台剧等,非常有趣,和一群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一起学习,特别开心。”梁潆之说。
为了提高选课报名的效率,许多学校都引入了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奇槎小学(环湖东),课后服务工作已于9月18日正式开启,本学期推出的课程包括体育、艺术、劳动、科技等十二大类。“今年,我们学校的规模有所扩大,全校增加10个班,开的素质课程班次比往年多了10个,达到了107个。”奇槎小学副校长夏惠卿表示,学校从暑假开始就确定了兴趣班类型,开学前就开通了第三方报名平台,方便家长登录平台进行素质课程的选课报名。“上周我们已经组织全校学生完成了选课报名,从具体报名情况看,一些科技类、体育运动类的课程特别热门,基本5到10分钟就抢完了。”夏惠卿说。
融合家校社多方资源
推进课后托管规范化
作为学校教育的广阔延伸,从2021年9月起,佛山各区启动了校内课后服务,明确了校内课后服务以内部供给为主、购买服务为补充的要求。
禅城区玫瑰小学通过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特长资源,加上第三方机构在学校开设的培训课程来开展课后服务。“开学第一周我们开展了素质课程的免费体验活动,第二周开启报名,通过挖掘本校教师专长以及引入校外专业机构力量,学校开设了不同类型的丰富课程。这学期还结合学校特色开设了花样跳绳课等。”玫瑰小学校长罗秋霞表示,引入第三方机构等社会资源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后服务内容。“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了丰富的社团课程,提供免费的素质托管服务,全体学生走班上课。”罗秋霞说。
记者走访发现,对学生来说,参加素质托管不仅能培养兴趣,也成为了进入校队的一种途径。玫瑰小学二年级学生周玥希今年继续报了学校的乒乓球、啦啦操素质托管课程。其母亲周女士说,学校举办的素质托管课程不仅解决了家长的接送难题,也给孩子提供了更多展示空间,挖掘了孩子的兴趣和潜能。
为保证校内课后服务坚持自愿、普惠非营利的原则,今年8月,佛山市教育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收费及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由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收费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以课后服务成本扣除财政补贴后的差额为基础,统筹确定。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各中小学的课后服务以基础托管、专训拓展课及素质托管为主。在南海灯湖第六小学,基础托管主要由本校老师一人辅导一个班级,每节5元;专训拓展课由学校体高艺术科负责,培养体育艺术特长生,同样为每节5元;素质托管的收费则根据课程设为30至60元不等。
家长学生定期反馈
保障课程质量专业化
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而课后服务通常报名人数都不会少,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保证课程质量呢?佛山多家学校给出了答案。
在玫瑰小学,任课老师会根据孩子水平和潜能分组教学,确保教学效果。“今年也有近150人报名篮球课,针对孩子们身体素质、需求的不同,我们会进行不同课程的调配,包括校队储备组、提高课程、趣味课堂、基础课程等,最开始两节课会进行素质训练。”玫瑰小学篮球课任课老师表示。
同时,玫瑰小学还结合国家、省、市相关精神出台了外聘机构管理办法,办法涵盖机构引入资质、师资条件、课程开展以及收费管理等。“我们还设立了多条红线,比如严禁机构拿学校和学生做广告宣传,一旦发现就立即停止合作。托管期间,学校还会派出行政定期巡查,对第三方机构的课堂教学开展日常监管,将家长评价纳入课程考核体系等,甚至配套准入机制、退出机制,希望能进一步规范管理,确保课后服务的质量。”罗秋霞说。
南海灯湖三小则安排各级级长和行政人员在放学前对第三方机构老师是否安全到班、课程正常开展、上课质量等方面进行不间断巡查,保证学生安全及课后服务顺利开展。“每个班安排两名跟班老师进行协助,部分学科老师也分配到各个特色课程项目进行巡视。”灯湖三小副校长林莉莉说。
林莉莉表示,学校会在每学期末举行大型文艺展演,展示学校课后服务素质拓展课程成果。语言艺术、歌舞、击剑等动态类课程就以节目汇报;陶艺、剪纸、建筑模型等静态类课程则以作品展示为主,通过家校社共同参与构建良性的合作关系。
课后服务开展以来,不少家长纷纷反映,作业少了,基本在学校就能做完;孩子不会做的,校内有老师辅导作业;孩子喜欢的兴趣课程,可以在校内报班,减少校外奔波。“不同于校外鱼龙混杂的各类机构,校内提供课后服务的机构均经过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严格筛选,在资质方面也比较认可。”家长周女士说,学校管理规范,每节课都会有课堂反馈,还会主动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家长也很放心。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高萍恒 邹婷婷
编辑/黄昭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