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民生直通车”栏目工作推进会暨业务培训会召开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使“民生直通车”栏目进一步成为主题教育服务民生、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渠道,不断提升栏目质量和效能,12月7日,佛山市直机关工委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召开“民生直通车”工作推进会暨业务培训会。

现场,超过110位来自于民生工作相关市直各单位、中央和省驻禅有关单位,以及涉及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等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并在会后现场参观调研了“民生直通车”演播室。

“民生直通车”工作推进会暨业务培训会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举行。

焕发活力正逢其时

“听民生、知民意、解民困,是《民生直通车》栏目一直以来的工作宗旨。”在推进会现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广播编发节目制作部主任陈耿斐表示,栏目从2005年开播以来,至今已走过18年的历程,期间坚持发挥主流媒体建设性舆论监督作用,用新闻的力量积极推动作风效能建设,架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广播编发节目制作部主任陈耿斐。

据介绍,18年来,《民生直通车》栏目累计播出超过800期,累计接收市民意见、建议超5万条,整体回复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民生直通车》之所以能够在群众中赢得一定的口碑,正是因为群众可以通过这个栏目反映大事小情,并且‘直通’政府部门,助力民生问题解决。”陈耿斐说。

虽然《民生直通车》栏目一路行稳致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支持。但是,近年来随着网络传媒的兴起,传统栏目热度逐步减退,以电话连线接受问政的方式也越来越落后于时代需求。在自媒体蓬勃发展、全媒体语境下,“民生直通车”这个老品牌如何焕发新活力,逐渐成为了市直机关工委和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思考的重点。

2023年,在佛山传媒改革,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大背景下,以及在市直机关工委的指导下,《民生直通车》栏目率先进行互联网化改造,发挥新闻传媒中心一体化的优势,在选题、策划、制作、传播等各环节中充分整合运用中心资源,并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

内容上,栏目主动突破以往单一的音频形态,打造了完整的音视频、图文等系列融媒产品;传播和互动渠道上,也从以往的广播电台、热线电话,转型到实现传统媒体及互联网多平台传播、互动,有效提升了栏目影响力,触达更多受众,让更多民生问题得到更及时的关注、回应,进而促进有效解决。

与会嘉宾参观“ 民生直通车 ”演播室。

据统计,自6月《民生直通车》栏目正式改版创新以来,栏目组在“佛山+”平台和各大新闻视频号平台,已累计推出了包括图、文、视频等各类产品总数超过220条,累计阅读量超过660万。其中,围绕着中考话题,栏目组与市教育局合作的《民生直通车》“中考答疑”特备节目,单期直播收看量超过50万人次,相关衍生产品二次传播量亦超过300万。

目前,《民生直通车》栏目在传播平台上突破了原有的传统广播电台,依托栏目过往长期积累的良好口碑和受众基数,栏目各类内容已陆续登录包括《佛山日报》、佛山电视630新闻、“佛山+”APP、“佛山发布”视频号、“佛山新闻”视频号、“佛山日报”视频号等各类传播矩阵,有力扩大了节目传播覆盖面,触达更多人群,并借此拓展了与市民的互动渠道。

除了现场分享《民生直通车》栏目发展历程和创新成效外,活动过程中,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民生直通车》栏目主持人大田还现场交流分享了栏目上线技巧,并对现场全体嘉宾进行集中上线培训。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民生直通车》栏目主持人大田。

“我有时‘润’一下(开玩笑)听众,他们一般都乐于接受得啖笑。”大田表示,政府单位在面对市民多种多样的问题诉求时,要注重共情、热情、实情,通过接地气、风趣的沟通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并以切实的态度回应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才能够真正赢得百姓的认可,进而在群众心中树立有为、敢为的政府形象。

先进典型现场支招

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利为民所谋。在解决、解答百姓提出的民生问题过程当中,媒体固然起到了桥梁作用,但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以及“接诉即办”。

会上,作为过往《民生直通车》栏目中优秀的上线单位代表,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局机关党委书记邓政明,以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永耀还围绕上线节目感受与收获进行经验介绍。

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局机关党委书记邓政明介绍上线栏目的做法经验。

“我们各级城管部门,一直都把《民生直通车》栏目作为促进工作开展的好帮手,通过积极聆听市民声音,接受市民建议,共同帮助我们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在活动现场,市城管局党组成员、局机关党委书记邓政明列举了通过上线栏目,回应市容环境和城市配套等民生诉求后,各级城管部门在开展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窨井盖跳响、围挡整治等各项工作带来的新进展、新收获。

像上述这样,因为《民生直通车》栏目,了解百姓诉求,进而推动完善本职工作的案例还有许多。“通过这个好平台,我们也尝到了很多好的甜头,也得到了很多好的回报。其中,最大的回报就是老百姓给了我们提了很多很多的意见。老百姓对我们提的意见,我始终一直都认为,这是送给我们医院改进工作、提高水平最宝贵的礼物。”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永耀指出,后续院方计划将党建工作与上线“民生直通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把握三个“度”,即要有“一把手”带队的站位的高度,听取群众意见、改进整改问题的力度,以及完善服务、最终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而推动市一医院服务迈上更高质量新台阶。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永耀。

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积极探索新的工作路子。据了解,自今年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市直机关工委还主动把《民生直通车》栏目作为市直机关单位线上问政、线上信访、线上群众路线的重要渠道,以及落实主题教育要求的有力抓手,取得了扎实成效。

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方岳明表示,自今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民生直通车》栏目已组织开展了10期节目,邀请了12个单位上线,推动了47名领导干部走进直播间,成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件,得到了不少百姓的关注和支持。

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方岳明。

那么,下一步《民生直通车》栏目如何不断做实做细,使栏目切实成为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中心工作的“助推器”和社会舆论的“减压阀”?方岳明现场提出多项要求。他表示,后续除了多推动单位一把手成为上线栏目的第一责任人外,还将要求各单位切实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紧盯群众关切,听取群众意见,切实把上线栏目作为摸准群众困难诉求、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途径,作为主题教育开展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的重要平台,作为“四下基层”的具体体现。要精准对焦,找准群众关注的热点、痛点、难点问题,并结合平时自身工作中最担心、最怕出事的问题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持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同时,方岳明还强调,后续将推动《民生直通车》栏目强化与12345热线的合作,扩大市民意见建议收集覆盖面,逐一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和台账整理工作,真正做到“咬住”难题不放,坚持一抓到底、不解决不罢休。栏目还将增设群众满意度调查环节,对所有打来电话的群众进行电话回访,调查其对上线单位答复情况的满意度,并将回访情况反馈上线单位,进而督促上线单位重视群众诉求、认真解决群众问题。

“民生直通车”工作推进会暨业务培训会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举行。

“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希望通过各方努力,让群众清楚知道,《民生直通车》是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岳明指出,希望通过一系列举措推进“民生直通车”提质增效,进而聚力将栏目打造为市直机关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展示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平台,助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问题,走出以党建工作引领机关作风转变、推动民生问题解决的新路子。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宋世伟、林维恩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符诗贺

编辑丨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