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高端访谈|陈平原:佛山要补高等教育与城市人文的短板

核心提示

“都市与乡村、读书与进城,是近代中国人说不尽的话题。”近日,著名学者、北大教授陈平原应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邀请,莅临佛山讲学、演说。在先行书店的活动上,陈平原以《都市、故乡与大学——关于〈想象都市〉〈故乡潮州〉及〈怀想中大〉》为题与观众分享交流。佛山日报《理论周刊》专访陈平原教授时,他就都市、大学与故乡三个话题,分享了他对城市人文的观察与思考,并结合佛山实际提出建言:佛山要补高等教育与城市人文的短板。

陈平原。

专家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现为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大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2008~201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2009~2020)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5次。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散文小说史》《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有声的中国》和“大学五书”等著作40余种。

“双城记”:广佛同城各自精彩

《理论周刊》:您的都市文化研究,往往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都市文化研究的?

陈平原:1994年我写过一篇随笔《北京学》,说的是一个南方人到了北京生活,深知北京文化的深厚,希望有人像做东京学、伦敦学一样来做北京学。2000年开始我在北大讲北京都市文化研究的课。而后,我又主持了多场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的学者,结合文学、史学、考古、艺术、建筑、文化史等,把城市作为一个综合体,做跨学科的研究。

关注城市文化,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迅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当目睹城市历史、文物、文脉遭遇推土机碾压时,作为读书人,忍不住站出来说话,为一座座四合院和一个个文化遗址大声疾呼。尽管很难扭转局面,但记录历史的变迁,表达自己的立场,还是可以做到的。人文学者最后的底线,是不为自己不认同的理念站台。从2001年开始,有不少学生跟着我在北京走街串巷,通过拍照、做档案,记录下北京大街小巷的历史面影。如今,北京的城市风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理论周刊》:您对民国时期的“北京-天津”有过观察和思考,请从“双城记”角度切入,谈谈佛山和广州的关系。

陈平原:不少国家都有两个重要的城市,比如中国的北京和上海,日本的东京和大阪,法国的巴黎和里昂,美国的纽约和洛杉矶等。这两个重要城市通常分别是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或者是不同区域的经济中心。在国土两极或不同方位的两个重要城市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它们互相推动,竞争发展。“双城记”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间距比较远的城市,因为距离较远,有足够大的腾挪空间,容易做成对峙、竞争的大局。还有一种“双城记”大家思考得比较少。即当两个城市距离很近,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历史上以及现实中,它们多以合作、互补为主,当然也包含竞争。这两种类型的“双城记”都很重要,针对目前中国学界的现状,我更愿意谈合作而不是对抗,互补而不是竞争的“双城记”——比如京津、沪宁、成渝、苏杭或者穗港。

佛山也面临着如何处理与广州关系的问题。广佛同城与郑汴一体化是同一年提出,20年后的今天,郑州开封虽然一体化的程度比广州佛山要低些,但两座城市已基本连在一起。两座城市连在一起以后就有新问题,比如,原本在开封的河南大学主体部分要迁到郑州,就河大而言,可能是一种期待,但对开封而言则是一种损失。郑汴一体化过程中,人才往郑州走,资金也往郑州流,开封失去的不仅是经济,还有文化形象和人才库等。一体化没有真正把开封给带起来。距离很近的两座重要城市之间的合作,如何既促成双方的对话,又保护双方的利益,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广佛也是如此。相距很近的两座城市都发展得很好的,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比如东京和横滨、大阪和神户。相近的两座城市要区分自己的产业集群、发展方向以及文化、高等教育的定位。在我看来,处理得好的“双城记”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广佛同城,从季华实验室上空,能看到广州塔。/资料图片

在经济总量、历史传统、城市文化等方面佛山都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佛山不但不会被广州遮蔽,两者还可以相互补充。广佛同城,但广佛还是要各自发展,各自精彩,比如高等教育,佛山也一样可以有自己的特色,有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佛山应该有一所以“佛山”命名的综合性大学

《理论周刊》:关于当前国内的大学建设,您有哪些观察和思考?

陈平原:1905年中国废除科举取士,兴办新式学堂,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大学制度蕴涵的学术、思想、文化精神,对于传统中国的改造是根本性的。要理解20世纪或者理解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学术精神,大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口。

我曾写过一篇《我眼中的内地与香港的高等教育》,里面提到,我们要理解被排斥在985、211之外的那些大学的艰难处境。这篇文章传播很广,引起很大共鸣。这些年,我有意识地走访了许多非985、非211大学。这些大学不乏百年老校,也是很好的学校,遗憾的是,只要不能进入985、211,就很难很好生存、发展。

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那些曾经很好的综合性大学或师范大学,相对于显得“有用”的工科院校来说,没那么受“重用”。比如,山西的太原理工大学就比山西大学受重视。其实,山西大学历史更悠久,只是因为以理科与文科为主,所需要的经费以及获取的专利,就没有太原理工大学那么多。

《理论周刊》:目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改名佛山大学已通过广东省公示,拟报教育部审批,请您谈谈这件事,以及您对佛山高等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陈平原:12年前我发表过一篇文章《三足能否鼎立:都市文化的竞争与对话》。我在文章里说,广州、深圳、香港日后会形成一个激烈的竞争关系。我分析了这三个城市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以前说香港是文化沙漠,可是今天看,香港的八所公立大学中,港大、港中大、港科大已经身处高等教育第一梯队,完全可以跟北大、清华抗衡,香港城市大学的国际排名甚至比上海交大还靠前。这是否可以认为,香港对于我们的意义,除了金融中心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试验地——中国人也能办好大学。近800万人口的城市,办那么多好的大学,这值得我们借鉴。

十几年前,我认为深圳最大的短板是高等教育——当初只有一所深圳大学,还不算好大学。当时我说,深圳起码要有七八所像样的大学,才能支撑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单靠“孔雀东南飞”,靠外来人才不足以支撑深圳的发展。一所大学对于一个城市的意义,不仅是提供大学生,还能影响这个城市的思想文化氛围以及人文素养。如今十多年过去,我们看到了深圳市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很多精力和财力,七八所像样的大学呼之欲出,相信再过十年,深圳将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高地。那时,深圳的高等教育水平将不逊色于广州。

十几年前,深圳开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时候,GDP不见得有今天的佛山这么高。今天佛山高等教育的落后,是一个很遗憾的话题。这或许与跟广州靠得太近有关,一些人认为只要有广州的大学生过来就行,然而这是不对的,文化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现代都市需要有好的大学支撑,大学能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提升市民人文素养。高等教育发展了,佛山的社会、经济环境、人才环境也会得到有效改善,佛山留住高端人才,才更有底气,才能更好地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应有作用。那样的广佛“双城记”一定会比现在精彩得多。

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地级市,佛山早就应该有一所以“佛山”命名的综合性大学。这所大学办在佛山,也应该长在佛山,推动大学与佛山城市经济文化一同成长,充分发挥大学对地方发展的支撑作用。同时,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几所像样的大学,没办法成为一个有文化的城市。从这个意义来看,只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改名佛山大学,还是不够。再过十年,佛山必须有七八所像样的大学。佛山的经济总量和整个高等教育的落后形成强烈反差,这是值得佛山人关心的话题。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仙溪校区。/资料图

除了佛科院,当前佛山其他几所院校都不是综合性大学。佛山以制造业立市很了不起,但因为这个了不起,也容易掩盖对文化、高等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佛山需要补上这一课。佛山可以学习深圳,引进国外高校合作办大学,或是办小型的研究型大学。佛山还可以学习杭州,空降一所西湖大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改变佛山目前高等教育落后的局面。佛科院改名佛山大学是一个机遇,抓住机遇好好调整姿态,相信10年后,佛山这个地方会有好的大学出现。

重建乡土记忆:佛山可以编写自己的地方文化读本

《理论周刊》:您一直很关注故乡潮州的城市人文环境,在这样一个人口流动性很强的现代社会,“故乡”以及乡土文化,意味着什么?

陈平原: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想走出去,但到了一定的年纪后都会想回报家乡,这关乎个人的情感和心情。这些年,我特别关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平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小的区域族群文化会遭遇毁灭性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处于边缘位置的文化,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我和在北京读书的潮州学子聊天时,发现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包括方言和历史、文化,还不如我,让我感到惊讶和惋惜。所以,前几年我联合家乡学者林伦伦、黄挺一起编写了一套地方文化教材——《潮汕文化读本》。

我花时间研究过晚清乡土教材的编写,在当时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乡土教育得到强化,主要目的在于提振爱国心,核心理念是爱国家必须爱乡土。我们今天再谈论乡土人文教育,更多的还是基于文化多样性的考虑。

《理论周刊》:关于佛山编写区域文化教材,您有何建议?

陈平原:编写区域文化教材,要像编语文教材一样下功夫,如果编得不好,小孩不爱读,老师不想教,书也没人买,反而是浪费,也会成为负担。《潮汕文化读本》,我是按照编写语文教材的标准和要求来编的。《潮汕文化读本》成为目前经广东省批准,唯一作为地方课程教材使用的文化读本,能够进入中小学校,可以由政府采购。《潮汕文化读本》能够做下来,还因为很多老师对这方面工作很感兴趣,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去做。我在广州和潮州、汕头的很多朋友也不断跟当地中小学校长、老师沟通对话,不断拓展区域文化教材的多种可能性,比如从单纯的教学,到申请广东省课题,甚至是国家课题,然后,教授们也会介入,辅导老师们教学和申请课题,这对老师们的成长也很有帮助。如今,我每年都会回去帮助家乡中小学老师做这件事。

我们编写《潮汕文化读本》的时候,邀请了很多中小学老师。一方面,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个锻炼机会;另一方面,他们比大学老师更接地气,更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和教学中的实际需求,以及教学实践中的可能性,只有他们愿意参与,这个事情才可能做好。区域文化教材的编写既需要学术上的引领者和带头人,也需要有热情的本地老师。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区域文化教材的编写一定要和方言结合,不贴近方言的区域文化是没办法展开论述的。也因此,我不支持编写“岭南文化读本”。因为广东有三大方言区,各有各的历史与文化传统,非要拼凑在一起,可能会成四不像,结果大家都觉得不好用。广府文化也应该有自己的地方文化读本,编写地方文化读本,佛山的条件比潮州更好。如果有需要,我可以提供帮助,一起来做好这件事。

《理论周刊》:除了教育,乡土文化对城市人文环境有哪些重要意义?

陈平原:区域文化教材的编写不仅是为了学生,成人也同样有了解本土文化,熟悉、认知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习俗的需求。居住在外地的人,也有了解和理解故乡的必要。《潮汕文化读本》出版以后,企业家李闻海买了3000套送给东南亚的潮人。他说他的朋友看到第一册的童谣,在电话里念着念着就哭了,说这是小时候妈妈的声音,久违了的乡愁借助这种形式抒发出来。我相信佛山应该也有这种情况。在本地的人需要这种文化记忆的滋润;在外的人,也有唤醒乡土记忆的需要,这种记忆可以对城市文化起互补、增值的作用。

除了编写区域文化教材,潮州古城保护对于城市人文环境营造、滋养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在文章里说过一句话:“请记住,潮州是一座活着的古城。”古城里的居民依旧过着他们平常的日子,历史的遗存和当下的时尚并行不悖,借助古城我们能有效进行古今对话,所以,这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古城。前些年在潮州文化论坛上,我说潮州最值得骄傲的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古城”。那种悠闲的、缓慢的,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很多大城市已经不复存在。我和北京的人文学者一起去潮州,他们特别羡慕潮州街头巷尾的烟火气。许多城市因为效率与规模,常常忽略了这种烟火气。潮州人呈现的是现代社会轰轰车轮声之外的一种生活方式。潮州也许在经济发展指标上并不理想,但那里的市民幸福指数并不低。如何在发展经济,让都市繁荣和GDP上升的同时,保持对于日常生活的兴趣与品鉴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

当然,文化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养育,要靠一代代人努力。佛山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地方文化多姿多彩,地里上毗邻港澳,地处珠三角腹地,区位优势突出,工业基础好,经济活跃,现代化大都市雏形已现。期待佛山的城市文化面貌、城市格调和品质跟上城市能级,实现大的跃升。

文稿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唐燕、林润栋

策划/郑梓锐、巫小黎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编辑/王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