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公安局,你的银行卡涉嫌洗黑钱,需要你配合我们的调查”“您好,这里是××网购平台,您最近有一笔订单产生退款,需要您按照以下操作领取”“您好,这里是××航司客服,您明天的航班因为飞机故障取消,请您在此网址领取300元的退改签补贴”……
从冒充公检法、冒充熟人到冒充客服,种种网络诈骗话术或威逼,或利诱,但最终都经不起推敲、经不起追问。遇事交叉求证,破除诈骗分子所依赖的信息孤岛陷阱,就能有效防范信息造假、远离网络诈骗。
验证虚假身份信息
当接到“公安局”电话称涉案,可第一时间反问:“请问您的警号和单位是什么?我会通过110核实。”此时,诈骗分子通常会挂断电话。若诈骗分子仍以办案保密等借口为由拒绝告知相关信息,便可直接挂断电话。若实在不放心,还可拨打110向当地警方报备。
当在手机上接到“熟人”发来消息,称遇到紧急情况急需用钱时,可通过要求其拨打视频通话来验明正身、向共同熟人求证等方式,验证这一情况是否属实。通常,诈骗分子在盗取微信、QQ等社交平台账号后,多会以文字消息方式进行冒充熟人诈骗。
验证虚假交易信息
当接到“快递丢失需退款”电话,请在挂断后通过购物平台官方客服确认物流信息,而非点击对方发来的短信或邮件中的链接,避免泄露银行卡号。
当接到“航司客服”打来电话,声称“您预订的航班因故取消,可免费帮您办理退票、改签手续,还可申请补偿金”,可通过在相关航司官网查询其客服电话,通过拨打航司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求证。
验证虚假招聘信息
“足不出户,日赚千元”,这是常见的刷单返利骗局,通过诱导用户垫付资金刷单,初期返利后卷款消失。该骗局主要利用学生、宝妈等群体有空闲时间、渴望赚钱的情况广撒网。多与师长、亲友沟通,就能让此骗局不攻自破。
“文员月薪3万”“兼职配音员,月入2万”……对这些薪资明显高于市场价的岗位,你心动过吗?诈骗分子以高薪为噱头,目的是骗取体检费、试音费。对此,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注册信息、经营状态,在招聘平台搜索该公司,对比职位描述是否一致。若对方自称是某知名企业招聘,还可直接拨打企业官网提供的电话核实。
诈骗分子的套路层出不穷,但只要把握住遇事交叉求证的原则、通过多维度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就能拒绝被动接受单一信息源、降低轻信风险。
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找到“物理隔离”的权威渠道,如线下机构、官网,结合技术防护,如国家反诈中心APP,将可靠的权威信源作为指引辨别网络信息的依据。
扫码进入专题 查看更多信息
文字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伯青
编辑丨周师伢